第六屆亞洲猛禽研討會

 6th

主題:科學及保育的現在與未來(Science and Conservation for Present and Future)

地點:蒙古國,烏蘭巴托(Ulaanbaatar,Mongolia ) 

日期:2010.6.23

   亞洲猛禽研討會係由「亞洲猛禽研究及保育聯盟」(The Asian Raptor Research & Conservation Network,簡稱ARRCN)主辦,主要工作目標包括:1.提供各國猛禽研究者的資訊交流平台,2.推動建立亞洲各國留棲性猛禽的資料庫,3.共同致力於亞洲遷移性及廣泛分佈猛禽的研究與合作等。2~3年舉辦一次的亞洲猛禽研討會,更是直接讓各國研究者發表研究成果與交換心得的最佳場所。台灣猛禽研究會為聯盟創始發起者之一,歷年均積極鼓勵會員與會發表研究成果及吸收新知

  第六屆亞洲猛禽研討會由蒙古國承辦,對於東亞會員國而言,蒙古地區雖較為偏遠,但卻是多數猛禽的重要繁殖地區。本屆會議中及野外參觀的過程,主辦國也分享了許多猛禽保育成果,包括舊式的電力設施造成猛禽的電擊死亡、人工巢箱對於族群數量與繁殖成功的影響,以及猛禽遭獵捕及出口等重要議題。會議開幕式於首都烏蘭巴托市區內舉行,後續議程及野外參觀則在西側100公里外的哈斯台國家公園舉行(Hustai Nuruu National Park)

IMG 2003 IMG 2170            烏蘭巴托城外景觀,仍有許多居民以游牧方式生活     會議開幕式

  哈斯台國家公園成立於1993年,為蒙古政府首度與非政府組織合作信託管理的國家公園,其保育的重點為1994年再引入的蒙古野馬,但其中亦有217種鳥類,包括金鵰與胡兀鷲等稀有猛禽。此地的議程在傳統式的蒙古包中進行,四周圍繞大片草原,別有一番風味

IMG 0899 P1070715               哈斯台國家公園的會議中心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   會議及住宿均在蒙古包內進行

  猛禽研究會在本次會議有劉小如理事長、何華仁、黃光瀛、許育誠、洪孝宇、楊明淵及蔡佩妤等7人參加,另有特有生物中心的詹芳澤醫師等人代表台灣參加發表研究成果。除了蒙古國在本屆發表許多論文外,同樣是北疆的俄羅斯也有多人參加,發表虎頭海鵰、魚鷹等繁殖研究,以及阿爾泰、貝加爾湖地區的猛禽調查結果。遙遠北國的猛禽研究是本屆最大的特色

IMG 1311 IMG 2096             台灣代表團合影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    猛禽研究會與主辦單位合影

  野外議程包括繁殖猛禽的觀察,以禿鷲、金鵰、大鵟、獵隼為主,在大草原上的鷹巢多位在凸出的岩石、樹木及人造物上。繁殖季很容易搜尋猛禽的巢位,只是蒙古國的幅員廣大,巢位間往往需要數十分鐘至數小時的車程。因此研究單位仍在努力收集及監測境內的猛禽分布狀態。另外亦有猛禽調查技術的研習,如陷阱製作、捕捉技術、保定與繫放等,皆由國際知名的研究者親自示範。現代之追蹤研究技術介紹,傳統的繫放、無線電至最新的衛星追蹤到GSM電波追蹤技術,都顯示了未來猛禽研究的方向

IMG 4004 IMG 3045            大鵟為當地普遍的猛禽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   利用電塔繁殖的獵隼

  與會各國研究除了黃光瀛博士代表,發表鳳頭蒼鷹及台灣松雀鷹之食性研究報告、南韓發表之赤腹鷹的領域使用模式、日本發表熊鷹的年齡與虹膜相關的研究等。其中德國的Meyburg博士等利用最新型的衛星發報器,針對紅腳隼所做的追蹤研究,首度揭開這種小型猛禽的超長遷徙路線。其中橫越印度洋約3000公里、持續飛行超過50小時的長途飛行,成為本屆最引人注目的焦點

P1070984 IMG 2794             野外觀察金鵰的繁殖巢位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猛禽研究技術見習,繫放禿鷲幼鳥後,用於日後追蹤的翼標 

IMG 4072          會後合影留念

更多內容請參閱 台灣猛禽研究第10期-參加第六屆亞洲猛禽研討會記實

您目前位置:首頁 猛禽生態研討會 亞洲猛禽研討會 第六屆亞洲猛禽研討會